1、基層處理:確保地面和墻面平整、干凈,修補裂縫和空鼓,避免后期滲漏。
2、涂刷防水材料:選用優質防水涂料,分兩次均勻涂刷,墻面高度建議做到1.8米以上,淋浴區建議做到頂。
3、重點部位加強處理:地漏、陰陽角、管道根部等易滲漏部位需重點處理,建議多做一次防水。
4、設置保護層:防水層干燥后鋪設保護層,防止后續施工破壞防水層。
5、閉水試驗:封堵排水口,注水2-4厘米,保持24-48小時,檢查是否滲漏。
裝修新房做防水時需要注意什么
1、明確防水施工范圍
衛生間是防水的重中之重,需做到“全域防水”。地面必須全做,且防水層應覆蓋整個地面,延伸至墻體根部。淋浴區墻面防水高度至少1.8米(防止洗澡水滲透墻體);非淋浴區墻面防水高度至少30厘米;若衛生間有浴缸,浴缸外側墻面防水高度需超過浴缸上沿。廚房地面全做防水;墻面防水高度建議30厘米(防止洗菜、拖地時積水滲透),若廚房緊鄰臥室或客廳,相鄰墻面防水可適當加高至1.2米以上。尤其是封閉式陽臺或有洗衣機、拖把池的陽臺,地面需全做防水,墻面防水高度30厘米;開放式陽臺建議墻面防水高度1.2米以上,防止雨水滲入。其他區域,如地下室(若有)、飄窗臺面、管道根部等易積水或潮濕的位置,需針對性做防水處理。
2、材料選擇
防水效果的核心是材料,需根據區域特點選擇合適的防水材料,選擇有品牌、有質檢報告的產品,避免使用假冒偽劣材料(可通過官方渠道驗證防偽);檢查材料保質期,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
聚氨酯類防水涂料:柔韌性好、防水性能強,適用于衛生間、廚房等潮濕區域,但氣味較大,施工后需充分通風。
丙烯酸類防水涂料:環保性好、干燥快、透氣性佳,適合廚房、陽臺等,但價格略高。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JS防水涂料):性價比高、環保無異味,兼具防水和粘結性,適用于衛生間、廚房、陽臺等大多數區域,是家庭裝修的常用選擇。
防水卷材:如SBS卷材,耐久性強,適合大面積防水(如屋頂、地下室),但施工較復雜,家庭小面積區域較少使用。
3、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前確保施工面(地面、墻面)平整、干燥、無松動:清除水泥渣、灰塵、油污等雜物,若有裂縫或坑洼,需用水泥砂漿修補平整;墻面若有膩子層,需鏟除(膩子不防水,易導致防水層脫落)。管道根部、地漏周邊等“薄弱點”需重點處理:用水泥漿將管道與地面的縫隙填實,做成圓弧角(避免直角導致防水層開裂)。對不做防水的區域(如地漏口、門框、管道等)進行遮擋或包裹,防止防水涂料污染。
4、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細節
先涂刷墻面,再涂刷地面(避免地面涂料污染墻面);墻面從下往上刷,地面由里向外刷,確保無遺漏。至少涂刷2-3遍,每遍厚度均勻(總厚度建議不低于1.5毫米),且前一遍完全干燥后再刷下一遍(可通過觸摸判斷,不粘手即為干燥,通常間隔4-6小時,具體根據材料說明)。涂刷時“十字交叉”施工,第一遍橫向刷,第二遍縱向刷,增強防水層的整體性,減少漏刷風險。重點部位加強處理,管道根部、地漏、墻角、陰陽角等易滲漏處,需額外多刷1-2遍防水涂料,或鋪貼無紡布、玻璃纖維布作為“加強層”,增強抗滲性。在安裝門檻石前,需在其底部及周邊涂刷防水涂料,防止衛生間水從門檻石下方滲入客廳或臥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