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深夜,習水縣城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席卷,城區部分小區和路段瞬間被水淹沒。然而,在積水退去之后,這座城市里留下的不僅僅是狼藉,更有無數溫暖人心的瞬間。
藥店:堅韌中重啟營業
記者走訪至紅都世紀城6期的一家藥店,店員張莉正與安裝玻璃的師傅對接,臉上雖帶著疲憊,卻難掩對生活的堅韌。

“昨晚水浪太大了,直接就把玻璃門給沖破了。”張莉指著正在測量玻璃門的師傅說道,“好在師傅來得快,大概兩個小時就能維護好。”記者環顧店內,部分藥品已被水淹沒。張莉輕輕嘆了口氣:“這部分藥肯定是不能賣了,我已經聯系了廠家和經銷商,他們會進行補償。雖然損失了一點中藥和西藥,但好在一切都在恢復中,損失不算特別大。”

張莉回憶,7月9日凌晨1時許她就到店里了,當時水位大概有幾公分,不過很快水位就退下去了,7月9日早上藥店已正常營業,這點小損失對生產生活影響不大。
包子鋪:期待中等待重生
走進紅都世紀城6期的一家包子鋪,淡淡的消毒水味與潮濕的氣息交織,無聲訴說著這里剛剛經歷的考驗。店鋪老板張登友正與妻子和女兒一起,細心擦拭還能使用的廚具,整理被水浸泡過的桌椅。
“昨晚12點左右,暴雨突然來襲,那水勢讓人措手不及。”張登友停下手中的活,向記者描述昨晚的情景,“我趕到店里時已經是凌晨2點,一進門就看到好多設備都泡在水里,特別是那些鐵桌子,平時一個人抬都費勁,昨晚居然被水沖得漂浮起來,搖搖欲墜,水位大概有10公分,一浪接一浪,看著都讓人心驚膽戰。”
盡管店鋪尚未恢復正常營業,但張登友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7月9日早上,社區的黨員干部和一些單位的工作人員都上門來慰問我們,了解我們的困難,還幫我們出主意、想辦法。”

張登友表示,有幾臺設備受損了,初步估算損失大概有近萬元。不過好在他趕到后第一時間斷了電,拔了插頭,避免了更大的損失。7月9日他們就等著設備風干,然后再重新開業。
張登友的妻子在一旁補充道:“是啊,雖然受了點災,但看到大家這么團結,這么努力,我們就覺得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我們包子鋪雖然小,但也是社區的‘小分子’,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挺過去。”
小超市:欣慰中繼續前行
“昨晚的損失可不小啊,前前后后加起來有5萬多元呢。”紅都世紀城6期一家小超市的老板肖登志正在結賬的柜臺前收款,“但好在,通過7月9日的整理,門店早上已經恢復了正常運營。”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超市外一片狼藉,水果倒落一地,但前來購買的群眾卻絡繹不絕,他們似乎并不在意環境衛生的細節,只關心能否買到急需的物品。

“你看,雖然損失大,但大家的熱情還在,我們的生意也還能繼續做下去。”肖登志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欣慰,“而且,社區的黨員干部也幫了我們不少忙,他們提前通知我們做好防范,還幫我們疏散了一些貨物。被水浸泡過的食物,我們準備用來喂雞,不再進行第二次銷售。”
物業:細致排查保安全
在紅都世紀城6期,記者還遇到了正在忙碌的物業管理公司工作人員。他們正在對小區的電梯和污水管網進行全面排查,確保每一個井蓋都檢查到位。
“昨晚的暴雨雖然過去了,但后續工作還得加強。”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包括電梯的檢查、人員的安排、應急通知等,都通過社區的群發給了大家。”

物業管理公司的細致工作讓居民們感到十分安心。他們知道,在這場暴雨中,有人正在默默地守護著他們的安全。
在這場暴雨中,習水縣城的居民們用堅韌、期待、欣慰和感激,共同譜寫了一曲溫暖的樂章。而社區黨員干部和物業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更是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溫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穎 楊柳
編輯 李杰
二審 何美
三審 唐正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