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李強)此次研學以“生態 文化 科技”的多元組合,聚焦“生態守護”“文化傳承”“科學探索”的教學目標,通過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實踐,引導學生在南水北調工程紀念園的實景教學中,直觀理解 “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工程奇跡,在武當山的鐘靈毓秀中體驗太極文化的魅力,在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里探索生命起源,在東風汽車博物館感受工業文明變遷。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鶴表示,最神奇的是仙山秀水和汽車城能夠和諧共生,一點兒都不矛盾,此次活動對于推介十堰的仙山秀水和十堰人的倔強、創新的精神特別有力。

京瑯琊青年創新人才、著名作家、編劇常江表示,十堰的水、山脈、地理等,對她寫作歷史給予了非常大的啟發和感悟,感謝十堰人民對南水北調所做出的貢獻。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劉玉堂表示,這里山美、水美、人美,京津堰三地的同學研修活動,既可以使他們增加對水文化、水脈與國脈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政治站位。

特型演員侯京健表示,在南水北調的偉大工程中,十堰人付出了太多,默默耕耘了太多,要為他們點贊。
編輯:萬林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