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手機殼嗎?很多人可能都經歷過,剛買回來的手機殼散發著濃重的塑料味,而當手機發熱時,味道更明顯。這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信號!廉價手機殼暗藏三大隱患。
一位消費者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自己經常在電商平臺上購買價格在30元以內的手機殼,便宜的甚至只要幾塊錢。但有些便宜的手機殼打開就能聞到味道,她通常會放幾天才使用。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銷量靠前的‘9.9元包郵’手機殼評論中發現,拆封后即散發濃烈塑料味的評價非常多,還有消費者指出,使用一個月后仍有異味難以消散。 記者調查發現,手機殼行業準入門檻極低,只需購買模具即可批量生產。一些小作坊為壓縮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業級染料,甚至違規添加廉價助劑。
回收垃圾塑料部分商家可能會回收醫療廢料、電子垃圾,簡單處理后注塑成型,這樣的手機殼往往攜帶塑化劑、多環芳烴、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曾開展手機殼產品質量專項風險監測,結果顯示,部分低價手機殼的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 如何選購安全手機殼?建議優先選擇液態硅膠或TPU材質,無異味且手感柔軟有韌性。認準3C認證和國標《手機殼套通用技術要求》。
避免購買氣味刺鼻、價格過低的‘三無’產品,使用前可用水沖洗并通風放置一周。 別讓幾塊錢的小物件成為健康隱患,記得定期更換手機殼。
海峽網綜合自央視網、國家應急廣播、北京衛視、封面新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