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張真鈺 楊榮岱 濰坊報道
走進濰坊諸城市的青墩水庫,一場緊張有序的防汛推演正在進行。演練假設受臺風影響,諸城全域遭遇持續強降雨,青墩水庫超警戒水位,城區發生內澇,南部山區出現山洪,群眾急需轉移。水利、水文、氣象、消防等九個部門協同聯動,依次展開調洪、工程查險、人員轉移等應急措施。
“演練檢驗作戰隊伍在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等環節的效能,守住水旱災害防御底線。”諸城市水利局工防科負責人現場表示。在當地,低洼地區人員排查效率已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基層防汛能力獲得切實提升。
隨著主汛期的到來,諸城防汛備戰早已鋪開。在臥龍湖水庫的演練更具實戰色彩:預警員冒雨巡查壩體,銅鑼聲與電子警報同步響起;信息員實時傳遞氣象動態;應急轉移隊有序組織群眾撤離。當模擬落水群眾需要營救時,沖鋒舟迅速出擊,實現了基層自救力量與專業救援的高效銜接。
在墻夼水庫,管理員輕點“水掌云”平臺,庫區實況盡收眼底。這套整合水利、氣象、環境數據的智能系統,嵌入30余臺高清監控設備,實現對水情汛情的實時管控。據水庫運營維護中心負責人介紹,依托水掌云提供的實時資料,當地能夠及時掌握各雨量站降雨情況,預測預報水庫的上游來水量,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確保水庫度汛安全。
諸城的創新不止于此。面對多座小型水庫,諸城市依托大型水庫管理單位成熟的管理體系、專業的技術團隊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由大型水庫牽頭,對周邊多個小型水庫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維護。充分發揮大中型水庫管護優勢,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根據今年的雨水情實際,諸城市加強水庫、河道的安全巡查,落實好河長制,統籌推進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等各項工作,嚴格執法監管和24小時值班制度,貫通雨情、水情、險情、災情防御,全力打好有準備之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