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1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中核集團專家團隊宣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發現全球最深的砂巖型工業鈾礦化,刷新了世界砂巖型工業鈾礦化發現最深紀錄。
工業鈾礦化是尋找具有工業開發價值鈾礦床的關鍵線索。此次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腹地紅雜色層中發現的厚大工業鈾礦化意義重大:它不僅填補了我國最大沙漠覆蓋區的找礦空白,更標志著我國鈾礦勘查成功突破了傳統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的禁區。
這一突破基于“天-空-地-深”三維探測技術,中核集團專家團隊集成建立了一套適用于荒漠-沙漠覆蓋區的砂巖型鈾礦綠色高效探測技術體系。
此次發現實現了新區(塔里木沙漠腹地)、新層位(紅雜色層)、新類型、新深度(1820米)的找礦重大突破,對我國砂巖型鈾礦勘查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將顯著提升我國在荒漠-沙漠覆蓋區的鈾資源勘查能力與水平,為核能事業穩健發展筑牢資源根基。
為推動塔里木盆地鈾礦找礦突破并夯實鈾資源大基地建設,在國家原子能機構的指導支持下,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聯合核工業二一六大隊組建了專項科研團隊。
團隊創新構建了“滲出-滲入復成因區域預測模型”,發展了砂巖型鈾成礦理論,并研發了適用于塔里木盆地復雜地層的深孔高效鉆進技術,為本次歷史性發現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