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首席執行官(CEO)“離職潮”。
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的最新報告,7月共有123名美國公司CEO離職;今年上半年,CEO離職總人數達到1358人,較去年同期增加9%,創下該公司自2002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的CEO更換率也創下二十年來歷史新高。
非營利性高管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和數據分析公司ESGAUGE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今年至少有41位CEO離開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而去年全年為49位,這是自2005年以來按年率計算的最快退出速度。
Challenger,Gray&Christmas公司副總裁查蘭吉(Andrew Challenger)表示:“隨著整個經濟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多元化等企業價值觀的轉變,關稅的影響,潛在的放松管制,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行為,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實施,確定能夠取得長期成功的合適領導者變得越來越困難。”
CEO流動率為何創新高?
據報道,多位獵頭、投資者、銀行家、律師和行業顧問表示今年的高流動率受到多個因素影響,除了高通脹、地緣政治和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貿易戰給CEO工作帶來的挑戰,也有近年來董事會對不道德行為容忍度降低和激進投資者的壓力等。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當前美股表現主要由大型科技公司推動,表現不佳的公司則面臨一些激進投資者的壓力,后者呼吁公司進行出售業務或回購股票等一系列變革。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11月份牽頭的一項研究顯示,表現落后于同行的公司的CEO最容易收到激進投資者的要求。去年更換CEO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中,42%的公司的股東總回報率排在倒數25%內。
例如,創可貼和泰諾制造商肯維(Kenvue)的董事會表示,更換首席執行官是為了“釋放股東價值并充分發揮公司潛力”。自兩年前從強生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下跌超16%,同期標普指數則上漲約40%。
“試圖解雇CEO已經成為了對公司戰略失敗的公投。”咨詢公司Jasper Street的執行合伙人文特 (Peter da Silva Vint) 表示;“投資者已經越來越習慣于將其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機制。”
美國喬治城大學公司治理專家、教授施洛澤 (Jason Schloetzer) 也表示:“激進投資者感覺自己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如果他們認同一家公司的五年計劃,就希望有人來執行。如果高層領導做不到,他們就會找下一個。”
也有專家表示,過去十年中,獨立董事和獨立主席增多以及對多元化的重視導致董事會對不道德行為的容忍度也在降低。
哪些行業受影響最大?
按行業來看,截至7月,非政府和非營利領域公司以286位CEO離職的記錄成為高管流動性最高的行業,隨后是科技領域和醫療保健則分別有149和133位CEO離職,娛樂和休閑領域有111位CEO離職。
“首席執行官的更替往往與業績不佳和市場波動有關。”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創業與金融學教授卡普蘭(Steve Kaplan)表示,非營利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環境則“一直非常不穩定”。
“鑒于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許多非營利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和壓力。這可能會導致一些改變。”他稱。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品公司有41位CEO離職,而零售公司則有38位CEO離職,較去年同期增長100%,該行業正遭遇消費者信心下降和關稅侵蝕企業的盈利空間的挑戰。
此外,企業更有可能選擇短期繼任者。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的報告還顯示,今年上半年,33%的新任CEO是臨時任命的,而去年和前年同期這一比例僅為9%。
在很多情況下,現任首席財務官(CFO)通常被視作為CEO的繼任者,其更替率也達到歷史新高。
根據領導力咨詢公司羅盛咨詢(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的分析,今年上半年全球首席財務官的流動率(56%)同比上升至七年來的最高水平。該公司表示,這一增長主要受到退休率上升以及去年CEO更替率創歷史新高的影響。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