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數學家林華新回國全職工作,助力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
著名數學家林華新在美國生活了近40年后,選擇回到中國,在上海從事全職研究工作。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他近期加入了新成立的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SIMIS),擔任教授一職。現年69歲的林華新于去年年底正式加入SIMIS,該研究院由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擔任理事長,旨在推動數學基礎研究及其跨學科應用。
學術成就斐然:專注算子代數研究
林華新在俄勒岡大學擔任教授長達30年,并曾受聘為華東師范大學紫江講座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專攻算子代數,尤其在解決C-代數理論中長期存在的問題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C-代數是數學的一個抽象分支,為量子力學及其他高級物理和數學領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此外,林華新的工作為分類無限維數學結構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框架,促進了純數學以及量子理論和泛函分析中的應用發展。
夢想成真:在上海繼續教書育人
“我一直夢想著在上海全職工作,SIMIS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林華新表示,今后的工作重點將是培養SIMIS和復旦大學的學生。本學期,他將在復旦大學教授本科課程,同時繼續在SIMIS從事與算子代數相關的研究工作。林華新回憶起自己走上數學之路有些偶然,是在書籍稀缺的年代,偶然發現了一本數學書并因解決了其中的一些問題而感到興奮。1977年,他在農場當卡車司機時,被選中進入大學數學系,成為當時唯一的名額。因表現出色,他與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一起學習了研究生級別的課程,從而開啟了學術生涯。
國際認可與榮譽
林華新在1982年前往美國深造,并于1986年在普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算子代數及其在動力系統和量子力學方面的應用。此后,他先后在荷蘭、加拿大和美國工作,最終于1994年定居俄勒岡州尤金市。1997年,他成為俄勒岡大學終身教授,其對C-代數理論的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數十年的資助。2013年,林華新成為美國數學會首屆會士,還因與中國高校的合作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5年)和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前沿科學獎(2023年)。
更多頂尖科學家選擇回國任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在美頂尖科學家選擇回國任職,部分原因在于美國政府的歧視性打壓政策。例如,國際力學、材料及工程科學領域的頂級專家高華健于2024年1月全職加盟清華大學;計算物理學家陳滬東也離開美國,全職加盟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核物理學家劉暢則從普林斯頓大學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職。這些科學家表示,中國不斷提升的學術實力和青年人才儲備是吸引他們回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歸屬感與科研環境
不論是華裔還是外國專家,許多研究人員在海外缺乏歸屬感,并且擔心美國的政治環境。因此,他們選擇回國,不僅是為了個人發展機會,更是為了在一個更加友好和支持的環境中繼續他們的科研事業。中國的科研環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頂尖科學家回歸,共同推動中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