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見義勇為表彰大會,重慶大渡口區的向崇慶和戴勤路在西藏高原羌塘無人區出手救援的事跡,會一直被他們埋藏在心里。
面對諸多夸贊,兩人卻顯得云淡風輕。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向崇慶更是稱:“舉手之勞的事兒!重慶人骨子里面就有尚義精神,當別人遇到困難,救人是本能。下次再遇到,我依然會義不容辭,出手相助!”

獲得表彰的向崇慶和戴勤路
高原無人區自駕游遇困 成功自救

旅途中的向崇慶
去年7月,大渡口的向崇慶與朋友戴勤路相約去西藏自駕。隨后,他們便開啟了這趟高原之旅,一同去挑戰穿越美麗又危險的羌塘無人區。

向崇慶和戴勤路在自救中
去年8月9日,向崇慶和戴勤路帶著家人開了兩輛車,從當地的改則出發,前往民豐。“路上,我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向崇慶稱,當天上午,他們的車輛在深入無人區鹽湖時,戴勤路駕駛的車輛因陷車被困。他們在沒有找到幫忙的人時,開展了自救。在兩次嘗試脫困失敗后,兩人幾乎絕望。
此時,一路同行的戴勤路孩子在被困點約50米處,撿到一根破損的拖車繩。他們用這根繩和沙板等工具,成功脫困。
剛脫險又遇求助 毫不猶豫出手救困

車輛無法行駛
“兩車剛回到主路,就遇上摩托車騎行者來求助。”向崇慶說,對方希望他們能去到5公里以外的美馬錯,救助車隊的工具裝備車輛。這輛車裝著整個車隊所需油料。
向崇慶、戴勤路沒有多想,毫不猶豫地決定出手相助,并跟著一起趕往了現場。

大家在幫助向崇慶的車脫困
“被困情況遠比想象中嚴重!”向崇慶稱,車輛四個輪胎及整個底盤已經陷入地里,且周圍還在不斷滲水。第一次靠近時,他的車輛也被陷車,花了半個小時脫困。然后,他重新調整路徑和角度,小心翼翼地第二次靠近被困車輛。
現場,眾人齊心協力,脫困板當鏟子用,邊挖掘、邊填石料,邊吸氧、邊補充葡萄糖……歷經3個多小時,終于完成救援。
救人于危難,也是一種本能

車輛被成功救出困境
“現場所有人都異常興奮,歡呼!”向崇慶說,自己也特別高興。被救助的車主提出要給他們轉賬現金表示感謝,兩人果斷拒絕。后來,在聊天中得知,遇到他們之前,已有兩次求助被拒絕,又接近傍晚,心里很是慌亂。
自己才脫險,又去出手相助,豈不是沒有時間欣賞風景了?向崇慶坦言,當時已經臨近下午3點,如果他們不去救援,而是等待救援力量,最快也要5個小時。天一黑,狼群出沒,加上當地夜晚溫度會降到零下10攝氏度,信號很弱、補給全無、生活配套全無,他們處境將非常危險,生命安全也將面臨巨大威脅。
事后,盡管向崇慶、戴勤路守口如瓶,卻有人將當時的救援視頻發到了網上,大家才知道他們在高原的救援事跡。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救人于危難,也是一種本能。今后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戴勤路說。

4月21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見義勇為基金會第一次表彰大會上,向崇慶和戴勤路被授予了“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上游新聞記者 徐勤 受訪者供圖
編輯:鄧晞責編:林祺,吳忠蘭 審核:阮鵬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