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還在沉睡,一群年輕的身影已在雨中出發。6月15日凌晨4點,來自貴州開放大學、貴州商學院等5所高校的3700名大學生志愿者,頂著細雨奔赴2025貴陽馬拉松的各個服務崗位。他們得在5點前全部就位,為7點半鳴槍的賽事織就一張溫暖的服務網。

當跑者踏上彩虹橋,風雨中一道絢麗的風景已然等候多時。100名啦啦隊與10位身著民族盛裝的模特組成了一道亮麗風景。"加油!加油!"侗族銀飾在雨中叮當作響,苗族刺繡在晨光中流轉生輝。100多名志愿者齊聲吶喊“爽爽貴陽!快樂貴馬!加油加油加油!”。

而在完賽區域,另一種溫暖的力量悄然流淌。當疲憊的跑者邁過終點線,迎接他們的不是審視的目光,而是真誠的歡呼與擁抱?!盁o論成績如何,你們都是自己的英雄!”商學院大三學生李云移站在完賽區,聲音已有些沙啞卻飽含熱情。她凌晨5點便抵達賽場,在完成E區檢錄任務后又轉戰終點,從8點堅守至10點半,和每一位完賽者擊掌,“經歷他人的喜悅與堅韌,是難以言喻的感動。”這位曾服務過酒博會、貴商大會的“資深志愿者”坦言,馬拉松的現場感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

從賽前博覽會物資分裝,到沿途23個醫療點的緊急救護,到凌晨才結束的物資分裝,到雨中堅守的補給站——3700雙手共同托起了這場馬拉松的溫度。"凌晨搬運時累得手抖,但聽到跑者說謝謝你們,我們才能專心賽跑,疲憊全消了!"貴陽學院志愿者小王揉著通紅的掌心笑著說。

“看著她們凌晨三四點就從學校出發,不少人渾身都濕透了,但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用最大的熱情為每一位跑者服務、加油,我真的非常感動!”談及這群年輕的志愿者,貴陽馬拉松志愿者工作部聯絡員牟勇軍語氣中充滿了驕傲與感慨。作為現場聯絡員,能與大家并肩作戰、共同為跑者吶喊助威,他感到無比自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韋寒
編輯 徐然
二審 楊韜
三審 覃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