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6月18日訊仲夏沂蒙,文韻飄香。近日,“沂蒙精神代代傳”文學藝術創作傳播活動之“長歌頌沂蒙”文學名刊名編座談會在臨沂成功舉辦。來自全國文學領域的名刊主編、知名作家齊聚一堂,圍繞“如何投稿”“怎樣打造文學精品”等創作者關切的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與經驗分享,為廣大文學愛好者送上滿滿“干貨”。
座談會由山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文東主持。臨沂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杜常芹首先在致辭中指出:“沂蒙精神代代傳”文學藝術創作傳播活動,是一次文學藝術的盛典,更是一場精神的溯源。開展本次活動,是沂蒙精神文學表達的一次重要賦能,必將為新時代文學創作注入獨特而磅礴的沂蒙氣象。她強調:通過本次活動,讓承載著初心與信仰、奮斗與夢想的沂蒙精神,在文字的星火相傳中生生不息,讓彰顯沂蒙風范、沂蒙力量的文學精品更為深刻地鐫刻于全國文學版圖之中。

會上,《人民文學》副主編陳濤率先就投稿策略給出專業建議:“投稿的關鍵在于‘精準匹配’。創作者需深入研究目標刊物的定位與風格,比如《人民文學》重視作品的思想深度與時代價值,投稿時務必契合這一特質。同時,附上簡潔而有針對性的自薦信,清晰闡述作品亮點,能有效提升編輯關注度。”

《散文海外版》編輯部主任、執行主編王燕針對散文創作投稿提出獨特見解:“海外版注重作品的人文情懷與國際化表達。建議創作者在作品中巧妙融入跨文化元素,以兼具中國韻味與全球視野的文字,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山東省作協副主席、《山東文學》主編劉玉棟結合多年編輯經驗分享:“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必須在文學性與思想性上達到平衡。創作者需在語言錘煉、結構設計上狠下功夫,同時賦予作品深刻的現實意義,并通過反復修改打磨,讓每一個文字都精準傳遞創作意圖。”山東省文學期刊社總編輯、《時代文學》主編李婧也從刊物特色出發,為創作者提供投稿與創作方向指引。
在精品創作方法論探討中,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劍冰以生動案例指出:“精品誕生于對生活的深度挖掘與獨特思考。以沂蒙精神題材創作為例,要跳出同質化窠臼,從個體記憶、地域特色等細微處切入,用真實可感的細節引發讀者共鳴。”

山東省作協原副主席、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苗長水、趙德發也分享了寶貴經驗。苗長水結合自身創作經歷,強調文學創作應扎根紅色沃土,提煉精神內核;趙德發則表示:“精品文學需扎根時代土壤。創作者既要講好沂蒙紅色歷史,更要關注老區的當下發展,走進田間地頭、深入街頭巷尾,讓作品沾滿‘泥土味’,方能傳遞出最真摯的情感與力量。”
在互動環節,作家們踴躍發言,專家們熱心解答,還特別鼓勵青年創作者:保持對文學的熱愛與執著,通過海量閱讀夯實基礎,在持續創作中積累經驗。此次座談會不僅為沂蒙精神主題創作注入新動能,更為廣大文學創作者提供了從投稿技巧到創作內核的全鏈條指導,助力更多精品佳作破土而出,讓沂蒙故事借助文學的翅膀飛向更廣闊的天地。(本網記者)
責任編輯:王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