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演變、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的背景下,國際金融規則重構加速。在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之際,為進一步擴大國際金融開放與合作,推動全球金融在法治軌道上邁向更高質量發展,助力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今天(6月19日)下午,2025陸家嘴論壇“金融法治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出席并致辭。
本次研討會以“金融開放合作中的國際法治實踐與展望”為主題。來自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上海三級法院,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北京大學,以及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法院、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等境內外金融實務界、司法界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聚焦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背景下金融司法審判機制創新、境內外法律規則銜接、金融風險防范的司法與監管應對等熱門議題,圍繞如何運用國際法治手段促進金融開放合作健康穩定發展展開深入研討,并就法治是金融開放合作的制度基石、安全是金融風險防控的底線要求、協作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戰略共識等達成一致意見。
據悉,近五年,上海法院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始終將“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作為原則,樹立充分尊重國際金融交易慣例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審判理念,依法審理各類涉外、涉港澳臺金融商事糾紛,共受理案件3418件,案件數量年均增長超過10%。上海法院受理的此類案件呈現“傳統與新興并存、本土與國際交織”的鮮明特征,法院充分尊重當事人準據法適用協議,展現開放包容態度,在130余件涉外、涉港澳臺案件中依法適用域外法或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同時,高度重視涉外、涉港澳臺金融審判專項機制建設,發布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司法保障意見,在全市法院均設立涉外、涉港澳臺金融商事案件審判團隊,積極探索金融市場案例測試機制,聘請國際金融法律專家,完善涉外金融糾紛多元解紛機制,助力涉外司法能力提升。
研討會介紹,下一步,上海法院將以制度型開放為引領,立足三個方面,持續探索金融開放合作中的“上海路徑”,加快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公平、包容、有韌性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一是探索更高質量的規則供給,構建涉外金融裁判規則體系,建立涉外金融案例數據庫,推動從個案裁判到規則輸出升級;二是探索更高水平的司法協作,加強國際金融司法交流,積極構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查明合作網絡,提升金融審判規則的國際協同水平;三是探索更高能級的治理協同,強化與金融監管部門數據共享,聯合國際組織及智庫開展前瞻研究,助力提升跨境金融治理效能。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