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驗相關文件?:
檢查開發商是否具備開發資格,包括營業執照和開發資質。確認項目是否具備“五證”,即《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核實項目是否在預售范圍內,確保購買的期房在預售范圍內?。
?2、注意定金協議?:
定金不能超過總房款的20%,簽定金協議時要充分估算自己的履約能力。預付款與定金區別大,預付款是總房款的一部分,而定金有擔保功能,毀約時預付款不必承擔罰金?。
3、?關注樓盤建設進度?:
實地考察施工現場,了解工程建設是否按計劃推進,避免爛尾風險。要求開發商提供工程進度時間表,及時了解工程進展情況?。
4、?明確合同條款?:
簽訂購房合同時,詳細約定房屋交付時間、質量標準、違約責任等關鍵條款。明確逾期交房的賠償標準,房屋質量不合格的處理方式等?。
?5、查驗資金監管情況?:
確保購房款進入資金監管賬戶,防止開發商挪用資金影響工程建設?。
?6、了解開發商信譽?:
通過網絡、其他業主等渠道了解開發商以往開發項目的情況,有無逾期交房、質量問題等不良記錄?。選擇資質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實力雄厚的開發商,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開發商?。
買到爛尾樓怎么辦
1、收集證據:保留購房合同、付款憑證、與開發商溝通的記錄等相關材料,這些是后續維權的關鍵依據。
2、抱團維權:聯系其他業主組成維權團隊,推選代表與開發商及相關部門溝通,增加維權力量和影響力。
3、與開發商協商:嘗試與開發商溝通,了解樓盤現狀、爛尾原因及后續規劃,要求其給出解決方案,明確交房時間、資金籌集計劃等,并形成書面文件。
4、向政府部門求助:向當地住建、房管、信訪等部門反映情況,請求政府介入協調,推動樓盤復工建設。政府可能會通過監管資金、督促開發商解決資金問題等措施來保障購房者權益。
5、尋求司法救濟:若開發商存在違約行為,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如退還購房款、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若開發商資不抵債,可申請破產清算,通過法定程序參與分配剩余資產。同時,可根據情況申請財產保全,防止開發商轉移資產。
6、關注樓盤動態:隨時掌握樓盤進展,以便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維權策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