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GPU(圖形處理器)陣營的AMD發布新系列AI芯片MI350,稱新芯片性能優于英偉達。ASIC(專用集成電路)陣營的Marvell近日則上調了對AI定制芯片的市場目標。市場分析機構也最新預計,英偉達的客戶還在尋找AI芯片替代方案,給英偉達帶來壓力。
目前最主要的ASIC定制芯片廠商包括Marvell與博通,它們為大型云廠商定制各種XPU芯片并提供其他組件,用于AI等計算。博通的客戶包括谷歌和Meta,Marvell的客戶則包括微軟和亞馬遜。這些大型云廠商正與ASIC芯片廠商合作,自研AI芯片以降低對英偉達GPU的依賴。
Marvell近日將對2028年數據中心潛在市場規模的預期,從750億美元上修至940億美元,并預計該市場的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35%,該市場包含交換、互聯、存儲和定制芯片等產品。Marvell還將2028年定制AI芯片(包括XPU及XPU配套組件)目標市場規模上調至550億美元,高于此前的目標430億美元。
據Marvell透露,公司已經拿下18個定制芯片項目,并有50多項交易在洽談中。2023年,Marvell在定制化計算和配套組件(包括定制化XPU和配套組件)市場中的市占率低于5%,預計2028年市占率提升至20% 。2023年,Marvell產品在數據中心市場的市占率約10%,2024年約13%,預計2028年市占率將提升至20%。
Marvell的競爭對手博通也在持續發力ASIC芯片。在本月早些時候的業績說明會上,博通總裁兼CEO陳福陽(Hock Tan)透露,2025財年第二季度博通人工智能收入超44億美元,預計人工智能半導體收入將在第三季度增長至51億美元,實現連續十個季度的增長。陳福陽稱,可以看到明年XPU部署將顯著增加,比公司此前設想的還要多。
Marvell和博通對XPU業務發展的良好預期,源于各大云廠商自研芯片的努力。有市場研究機構表示,這些云廠商自研芯片和配套的串聯方案已經取得進展,并讓英偉達感到緊張。
“英偉達如此強勢,毛利率在60%以上,因此,即便英偉達訓練端的地位無人能動搖,但客戶不愿看到情況一直如此,每家客戶在訓練端、推理端都想推自己的方案。” 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副總經理儲于超在近日一場分享中表示,從AI芯片規格發展趨勢觀察,2016年谷歌客制化AI方案的算力僅92TOPS,內存8GB DDR3,采用單顆芯片的方式而非串聯,今年谷歌發布的TPU峰值算力已達 4614TOPs,內存為192G HBM3e。今年或明年,谷歌TPU串聯數可以達到9200顆,借由TPU的大量串聯來滿足AI平行運算的需求。
在芯片硬件之外,英偉達的挑戰者也在開發自己的芯片串聯方案,完善大規模運算能力。儲于超告訴記者,英偉達的Scale up(擴展)是采用銅和電的方式串聯GPU,谷歌則發展到全光網絡架構。
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這種光連接方案的信心。陳福陽近日表示,在大規模集群中,目前還有不少XPU和GPU通過銅互連,但隨著集群增大,可能必須通過其他方式而不是銅線來連接。
“每家都想開發自己的方案,英偉達也開始緊張起來。幾周前英偉達開放了自家NVLink 的生態系方案,借由NVLink Fusion讓谷歌等廠商的ASIC也能在NVLink上跑,希望這些廠商繼續用英偉達的GPU。英偉達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維持自身在AI云端計算領域的主導地位。” 儲于超告訴記者。
應對挑戰,英偉達近期還著力推動“主權AI”在全球多地落地,以帶動GPU銷售。上周,英偉達宣布將在德國建設首個工業AI云,配備1萬顆Blackwell GPU,并在歐洲建20余個AI工廠。
整體而言,機構認為英偉達仍是帶動半導體IC行業增長的強勁動力。儲于超表示,集邦咨詢梳理了全球Fabless公司去年的營收,排除芯片以外的業務后發現,營收前10名的廠商中,英偉達營收增長率達125%,其他公司的增長率最多只有21%,可以說英偉達拉動了整個行業增長。
該機構預計,今年英偉達的拉動作用還在繼續。受惠于業內提前備貨,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IC需求狀況很好,下半年英偉達GB200、GB300服務器出貨則開始增長,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IC產業規模增長19%左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