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 “我宣布,貴州航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航鵬)特種鋁合金材料生產線點火。”

6月30日,隨著貴州和平(茍江)經開區管委會負責人的一聲令下,貴州航鵬一條瞄準高端市場的特種鋁合金材料生產線,正式啟動運行,此舉將為“播州鋁”闖世界裝上“新引擎”。
點火過后,在4臺新熔爐面前,工人們開始緊張操作。他們進行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烘爐——100、120、150……記者通過熔爐監測面板看到,爐內溫度正在不斷攀升。
“我們現在正處于烘爐階段,工藝要求要烘37天,當達到900攝氏度的高溫后,便可投料生產。在這37天之間有個工藝,就是升溫和保溫過程,其目的在于保證爐子干燥,一個月后能夠安全使用。”貴州航鵬特種鋁合金材料生產車間主任楊家前告訴記者。
據悉,在原有生產模式下,企業生產鋁合金輪轂及零部件時,原材料會在生產過程中形成30%的邊角料,直接售賣邊角料的利潤較低,而新的生產線搭建了可循環系統,過去被當作廢料出售的邊角料,如今可直接回爐重熔,轉化為高端合金原料。

“一是邊角料可以重新回爐再生產,減少了浪費;二是降本增效,現在我們從中國鋁業遵義分公司購入鋁水,在這里進行調配合金,然后在鑄造車間直接使用。”貴州航鵬總裁何巖說。
何巖介紹說,通過遵義鋁業的鋁水直供、企業自身調配的生產模式,生產一噸合金材料可以節約成本800元以上。這條生產線正式投料生產后,將實現年產15萬噸,產值30億元以上,產品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產業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領域。
“此前我們生產的常規鋁棒,每噸只有100元到200元的利潤,有時候甚至還有虧損。但新的生產線投產之后,我們將聚焦高端鋁棒研發,進一步提升附加值。根據我們的調研,新產品市場上能夠賣到3萬多元一噸,按照這個行情,可能一噸我們就要掙幾千塊錢,甚至更多,跟以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說起市場前景,何巖喜形于色。

據了解,貴州航鵬特種鋁合金材料生產線作為全省“富礦精開”的重點項目,總投資5億元,它的建成標志著播州區在高端鋁材自主化征程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這條生產線成功突破了高性能合金材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特別是實現了產品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重大跨越,對補齊、提升播州區鋁及鋁加工產業鏈條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貴州和平(茍江)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楊俸貴表示。
而在這條蓄勢待發的新線隔壁,貴州航鵬原有的涂裝車間里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打磨機的嗡鳴與傳送帶的金屬碰撞聲持續奏響著鋁精深加工的和美樂章,工人們圍著剛下線的鋁合金輪轂反復查驗。
據了解,這批輪轂系海外訂單產品,從今年7月起,該公司每個月都有5萬只鋁合金輪轂出海,如今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今年底。

“我目前接收到的訂單有歐洲的、東南亞的,現在我們一天產能大約1000只,未來幾個月將一直保持這樣穩定、忙碌的生產態勢。”貴州航鵬涂裝車間主任熊飛說。
“堅定不移走‘富礦精開’之路,是我們的核心戰略。”貴州航鵬總裁何巖在介紹發展路徑時強調,企業堅持差異化競爭,聚焦新能源車輪轂、航空航天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產品領域。“我們充分發揮本地的成本優勢、資源優勢,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效益,帶動關聯產業協同發展,目標就是搶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一思路清晰指向了資源精深加工和產業鏈價值提升。
近年來,播州區深諳“產業為先、項目為王、效益為本”的發展邏輯,將鋁及鋁加工確立為首位產業全力推進。經過持續建設,一條覆蓋“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再生鋁—鋁土礦綜合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已在播州大地貫通。這一閉環體系的形成為產業向高端躍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得資源得以在區域內高效循環、吃干榨盡,最大化釋放價值。(龐飛 蔡城池)
一審:余旭
二審:王信 姚騰
三審:唐全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