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近日,匯川區舉行2025年見義勇為“七一”表揚、慰問座談會。

會前,在講解員引導下,與會人員參觀了匯川區見義勇為宣傳教育基地。展廳內,陳列有序的圖文展板系統呈現了近年來全區涌現的見義勇為事跡,多媒體屏幕滾動播放著救援現場的紀實影像,參觀者紛紛駐足,感受見義勇為精神力量。

隨后,對譚白成等9名同志見義勇為行為,胡安金等4名“匯川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王禮華、夏英俊“匯川區見義勇為先進群體”進行表揚。
回憶起去年7月的那場火災,京東快遞員夏英俊說:“仍覺歷歷在目。”當時,他在長沙路新馨苑送快遞,見樓上濃煙滾滾,便毫不猶豫拿起滅火器沖向火災現場,與市民王禮華共同滅火直至消防人員到來。
夏英俊說:“當時就想著趕緊把火滅掉,不能讓大家受傷。這次獲獎是榮譽更是激勵,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我還是會沖上去。”
“去年8月27日下午,我在父母家吃完晚飯乘坐6路公交回家。”張小義手持“匯川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證書,語氣平靜卻難掩當時的緊張。車輛行駛途中,后排一名乘客突然暈倒并抽搐,他立刻呼喊司機停車并撥打120。在等待急救的間隙,他迅速將患者平放在車廂地板,雙膝跪地為其進行心肺復蘇。
張小義回憶,事發突然,他腦子里只有急救培訓時的步驟。按壓、通氣約3分鐘后,患者突然噴出帶血沫的粗氣,意識逐漸恢復,直到急救車趕到完成交接,他才默默離開車廂。

“看到他睜開眼的那一刻,所有的慌亂都變成了踏實。”張小義輕揉著證書邊角,“對每個學過急救的人來說,這都是本能反應。”
自2024年遵義市見義勇為會議召開后,匯川區緊扣“五抓”工作主線,從強化組織保障、規范認定程序、落實政策幫扶、宣傳英雄事跡到匯聚慈善募捐,全方位推動見義勇為事業發展,讓見義勇為成為匯川的精神名片。
2025年至今,匯川區確認見義勇為人員4人,落實“一人一檔”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檔案,詳細記錄見義勇為人員事跡、認定過程、獎勵情況等信息,實現全流程規范化管理。
同時,匯川區見義勇為協會常態化開展走訪慰問和精準幫扶活動,向20名見義勇為人員或家庭發放1萬元慰問金,為3名見義勇為人員子女申報中考加分。
“這些同志,在他人危難之際,毅然伸出援手,以凡人之軀踐行大義,他們是匯川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匯川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萬小紅說,受表揚同志的行為與“七一”所彰顯的紅色基因一脈相承,希望各部門以他們為榜樣,讓見義勇為精神融入工作日常,持續完善保障機制,強化宣傳引導,共同擦亮匯川見義勇為的精神名片。(黃玘佳)
一審:王信
二審:姚騰 余從源
三審:唐全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