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救援隊伍離開榕江,侗族大姐們趕制五彩雞蛋袋,縫鞋墊送別,侗族孃孃們哭成淚人。這一針一線,縫的是感激;一言一語,道的是不舍。
送別的畫面也讓網友們跟著淚目,大家紛紛留言。“我在重慶哭”“我在廣東哭”……為啥這樣的送別格外感人,讓人淚目?是因為它體現(xiàn)了“你為我拼命,我為你用心”的雙向奔赴。親手縫制的鞋墊,一般都是送給最親愛的人,侗族大姐們是在用這種最樸素的感恩方式,表達最真摯的感謝。
連日來,救援人員奮不顧身的身影,災區(qū)群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幕人民子弟兵奮力拉車沖上陡坡的畫面催人淚下,他們褲腿裹滿泥巴、汗水濕透衣背;在湍急的洪流中,救援人員用血肉之軀為受困群眾開辟生命通道;背負六七十斤的消殺設備,救援隊員在惡臭的冷庫中連續(xù)奮戰(zhàn)多日。他們蹚激流、救群眾、清廢墟,以血肉之軀筑起守護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
人心換人心,真情換真情。救援人員的辛苦,鄉(xiāng)親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有災區(qū)群眾說:“大水來時沒有哭,家被沖毀了,也沒哭,但是看到這一幕幕,真的繃不住了。”有人端上熱水熱飯菜,有人默默搬運物資,有孩子向抗洪搶險救災車隊敬禮致謝。
送別最可愛的人,沒有豪言壯語,卻藏著最滾燙的感恩,一針一線是這份集體感恩里純真的一筆。在這場將永遠烙印在內心深處的送別里,我們看到,感恩是心與心的真誠回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評論員陳久菊
編輯金妮
二審伍少安
三審蔣葉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