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發布,深圳市科力銳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參與了該標準的起草工作,為構建標準化災備藍圖提供了重要支持。
該標準確立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工作原則,提出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生命周期,規定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并描述了災難恢復能力等級劃分和測試評價方法,為行業提供了權威指引。
作為專題組成員單位,科力銳深度參與了新國標的起草與修訂工作。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科力銳積極參與線上線下討論,將自身在信息系統災難恢復領域的“規劃-建設-運維”全生命周期經驗、災備建設規范及評估優化方法,以及應用級災備等概念與多項災備領域的技術結晶融入標準,推動標準內容緊貼市場需求,助力各行各業構建符合國家標準的災備體系和清晰的實施路徑。

新國標將災備能力演進劃分為三個階段:
數據級備份是生存底線;
應用級災備是發展剛需;
業務級容災是未來制高點。
當前,行業正處于從"數據級備份"向"應用級災備"躍遷的關鍵窗口期。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傳統災備體系遭遇多維嚴峻挑戰:數據級備份效率低、精度差,對新型應用及數據庫兼容不足,且普遍缺乏業務邏輯的完整性保障;災備驗證過程依賴復雜仿真環境搭建,人力成本高昂、操作門檻高;應急恢復耗時長(數小時至數天),異構適配不足,嚴重威脅業務連續性。

為打破傳統災備體系困局,科力銳作為應用級災備的領導廠商,借鑒全面質量管理遵循的科學程序“PDCA循環”,即“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全流程,創新性打造“應用級災備價值循環”模型,助力各行各業構建螺旋上升的災備業務能力:
P:業務梳理和目標制定
從基礎設施、信息系統、數據等資源梳理開始,根據業務實際需求,確定復制技術和復制策略,明確RPO/RTO、驗證、演練和災難應急的目標。
D:策略實施和預案編排
根據制定的災備目標,完成數據復制架構的搭建、完成災難應急預警、召集、指揮、切換和執行等預案的編排,確保災備系統成功上線并有效運行。
C:智能運行和驗證演練
實踐是檢驗能力的唯一方法。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定都對災備系統明確提出“驗證和演練”要求。通過備份數據的有效性、一致性驗證,災難應急、容災切換和重建恢復等演練,檢驗災備系統的能力供給和有效性。
A:策略調整和韌性提升
總結驗證和演練,沉淀成功經驗并標準化,分析失敗教訓并調整策略,持續優化并投入下一輪檢驗。

科力銳憑借應用級災備的高質量數據保護與完善的業務連續性管理能力,深度參與企業價值鏈重構,實現從“防御性投入”到“戰略性資產”的質變。然而,行業仍面臨關鍵瓶頸:應用級災備的發展路徑、創新方向與建設范式尚未形成統一標準,導致技術創新缺乏靶點,企業建設規劃難以系統化推進。
對此,科力銳作為應用級災備領域的先行者,牽頭構建行業能力框架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方法論支撐,該框架從六大維度構建體系化能力底座:
①災備要素管理:覆蓋數據、應用、環境的全生命周期管控;
②立體復制技術:多樣多層數據復制技術和復制策略組合;
③全棧災備能力:整合備份驗證、應急接管、演練恢復全流程;
④災備目標設計:業務視角的災備需求梳理和實施,RTO/RPO目標設計;
⑤智能預案編排:編排管控數據中心級、業務系統級、主機級的災備預案;
⑥賦能業務韌性:預案執行指揮協作和業務切換態勢感知賦能業務韌性;
該框架的落地將為科研創新提供方向性指引,加速國產化應用級災備技術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化升級!

作為應用級災備一體化領導者與多云災備管理全棧全能廠商,科力銳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創新,致力于打造災備建設新標桿。公司提供全棧技術能力、分層精準防護、兩地三中心建設方案以及體系化業務連續性管理服務,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