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近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信息化建設座談會在杭州召開。北京、上海、杭州、寧波、廈門、成都等城市的12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集中展示了非現場監管和智慧執法創新應用成果。其中,由杭州市文化市場執法監督指導中心聯合拱墅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現場演示的“文化市場綜合監管大模型”,憑借其創新性和實用性受到關注。
今年2月起,“文化市場綜合監管大模型”在杭州啟動,由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拱墅區文廣旅體局及華數集團共同研發。目前上線的“1 3”功能模塊,以新一代智能對話系統為核心,集成輔助辦案、投訴處理和業務培訓三大功能模塊。該“大模型”已在文化執法一線試點應用。
從運行情況來看,該“大模型”對于簡單案件,可在3秒內完成推理,復雜案件處理時間也可控制在15秒以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協助將案件的處理周期縮短40%,大幅提升了執法效率。
在座談會現場,拱墅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執法人員開展“人機協作”現場演示。他在系統上輸入了一起5日前立案、目前正在調查處理的典型違法案件,“大模型”即時分析出案由及案情涉及的爭議焦點等內容,供執法人員研判。這一演示,也充分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文化執法領域的創新應用成果。
近兩年,依托數字產業生態,杭州文化執法乘勢而上,在非現場智慧執法領域,實現了“兩級跳躍”,從“文管在線”的數據監測1.0時代,躍升至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的2.0時代。當下,這個帶有杭州標記的“文化市場綜合監管大模型”,正以其“小切口破題、低成本運營、快速度迭代、可復制推廣”的特點,為全國文化執法智能化轉型輸出“杭州經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