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安全被賦予溫度與情感——山東省諸城市開展“我與安全的故事”演講比賽現場側記
大眾網記者 李溯 通訊員 劉剛 于海洲 濰坊報道
“‘僥幸心理就是定時炸彈!’‘安全規程上每個冰冷的鉛字,都是用滾燙青春刻寫的!’......”在青少年宮禮堂,來自企業、機關、醫院、社區等不同崗位的選手們,用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吶喊,分享著親歷的“驚心時刻”。

近日,山東諸城市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組織開展“我與安全的故事”演講比賽,為社會帶來一場直抵心靈的安全宣教,為安全的理念賦予情感的溫度,在全市引發強烈反響。
安全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比賽現場,選手們聚焦親身經歷的安全小故事,叩擊著關乎生命的“大安全”。
“那一刻,我徹底明白了,松動的不是一顆螺栓,而是懸在我和家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僥幸心理,就是藏在口袋里的定時炸彈!”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諸城汽車廠員工王雷,這位常年與鋼鐵轟鳴相伴的一線工人,將時間拉回那個讓他脊背發涼的下午。他在比賽中講述道,2023年5月,同班組的工友張強在吊裝發動機總成時,頭頂上方一塊沉重的金屬構件驟然脫落,“哐當”一聲巨響砸在他剛剛站立的位置,飛濺的火星幾乎燎到他的工裝褲腿。此刻,王雷聲音哽咽,他舉起一塊從事故車上拆下的、布滿銹跡的剎車片殘骸,淚水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安全無小事,事事總關情。每一個規程上的鉛字,都是用兄弟們的滾燙青春,甚至是生命刻寫的!”王雷飽含著劫后余生的后怕和對生命的敬畏,道出了所有安全生產守護者的心聲,臺下許多安全員緊鎖眉頭,用手機記錄下這用“血淚”換來的警示。
“今天,我想讓大家看看三雙手......”接下來,諸城市人民醫院檢驗師楊蕾的演講,讓整個禮堂籠罩在一片揪心的寂靜中。
第一雙手,是我師妹那雙曾經靈巧操作移液器的手。2022年10月15日,在醫院組織的新入職人員實驗室安全培訓中,突然一瓶強酸試劑意外傾灑在師妹的手上,瞬間劇痛的尖叫聲,刺穿了整個實驗室,只見她疼得蜷縮在地,眼淚混著冷汗往下淌,那刺鼻的氣味里夾雜著皮肉灼燒的味道…...
第二雙手,是一位保潔阿姨的手。2024年3月的一天,劉阿姨想快點干完活回家給孫子做飯,卻因心急混用了消毒劑導致氯氣中毒,皮膚像干涸的土地般龜裂,每一次觸碰都帶來鉆心的疼痛,就連端碗都疼得直哆嗦。
第三雙手,是她手機屏保女兒張開粉嫩小手要媽媽抱抱的照片。每次進入高危實驗室前看到這個畫面,我都提醒自己,必須毫發無損地出去,因為有一雙小手在等我擁抱。

“安全規程不是束縛,是保護我們和所愛之人生命最后的防線,它每一條,都重若千鈞!”楊蕾含著淚水深情地講述。臺下無數從事高危行業的聽眾,感同身受地流下了淚水。
楊醫生的演講結束后,主持人走向觀眾席,將話筒遞給一位正在抹淚的母親:“這位大姐,剛剛楊醫生的故事一定觸動了您。您覺得,聽完這些血的教訓,哪個安全細節最值得您回家立刻改進呢?”
這位母親接過話筒,聲音微顫卻清晰:“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清理樓道雜物。為了孩子,再小的隱患也不能留!”她的回答引來一片認同的掌聲。
主持人點頭:“謝謝您的回答!安全,就是給所愛之人最踏實的表達。”
“孩子,我后悔啊,我把廢舊的紙箱和雜物堆滿了樓道,差點害了整棟樓的人......”來自諸城市應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韓佳良,講述了一段大華社區李大爺的故事。

濃煙滾滾,火舌肆虐。韓佳良用低沉的聲音講述道,一次小小的煙頭火星,瞬間點燃了這座紙山,當救援人員從嗆人的煙霧中救出驚魂未定的李大爺時,這位倔強的老人癱坐在地上,不再是那個振振有詞說著“礙不著別人”的話,渾濁的老淚順著深深的皺紋溝壑蜿蜒而下......
“那淚水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他一念之差,差點釀成的大禍!它像重錘一樣狠狠敲在了每個社區工作者的心上!”密州街道應急管理干部王桂森攥緊了拳頭,低聲對同伴說:“排查時遇到的‘李大爺’“王大媽”,每個社區都有!這血的教訓,必須傳達到每家每戶。”
......
比賽現場,選手們的故事涵蓋了生產、生活、醫院等各個層面,真實的故事讓抽象的安全主題變得更加具體可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維度和豐富性。

“安全,以前在我心里是往往與規章、制度和冰冷的事故數據相連。然而,當安全與‘我’的故事相結合,它便不再是懸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化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充滿情感的敘事。”現場觀賽的宏璇智能裝備機械企業安全負責人宗緒龍動情地說。
當無數個“我”的故事匯聚成共同的安全記憶與行動,一條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便在彼此心中和社會中筑起。現場評委在點評中說道。
......
“今天聽到的、感受到的是帶著體溫與淚水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講的是‘查找身邊隱患’的必要、‘個個會應急’的素養、‘責任重于泰山’的擔當和對‘明日太陽’的守護。它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其過程本身——一個全員參與、共同構建安全文化的過程。當每一位員工、每一名學生都開始思考‘我與安全的故事’時,安全就不再是別人的事,而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責任。”諸城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鳳華在總結講評中說。

安全生產絕非一時之風,而是全民皆兵的持久戰役。下步,諸城市將以“人人都是安全員”的堅定姿態,運用“身邊人講身邊事”這一質樸力量,不斷創新宣教形式,拓展宣教陣地,切實將安全理念融入城市血脈,有效激發全民關注安全、學習安全、參與安全的內生動力,為筑牢城市安全根基寫下最堅實、最溫暖的注腳。諸城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