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日均交易量達1500噸,交易規模今年有望再創新高,全國開設潛江龍蝦品牌店超4000家,“小龍蝦主題高速服務區”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527.2億元……
7月10日下午,潛江市副市長王冰在潛江小龍蝦產業專題發布會上作上述介紹。
小龍蝦是湖北的“頂流”農產品。2023年,湖北省出臺“蝦十條”,明確“潛江龍蝦”為湖北唯一小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全省共打“一張牌”。王冰介紹,在“蝦十條”的推動下,潛江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94.7萬畝,上半年小龍蝦養殖產量12.25萬噸,同比增長4.6%。全國小龍蝦交易樞紐地位凸顯,今年上半年交易小龍蝦17.7萬噸,交易產值75.27億元,預計2025年交易規模再創新高,交易規模領跑全國。建立小龍蝦供應鏈平臺,實現“產業數據 交易 物流 金融”一站式服務,平臺入鏈企業1094家,注冊用戶數13.87萬人,交易金額達161.2億元。建成輻射全國600多個城市1200多個服務網點,形成以潛江為起點、4~14小時送達全國的冷鏈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推動整箱打包小龍蝦的48小時平均鮮活率提升至94%。
湖北省“蝦十條”提出,要大力推廣蝦稻共作標準模式。潛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戴華介紹,當地創新推行“一鎮一種一企一片”種植布局和“種業公司 合作社 加工企業”的緊密合作模式,推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2024年,全市蝦稻訂單面積達69.73萬畝,較上年凈增4.45萬畝。
圍繞養殖、加工、流通、餐飲全產業鏈,潛江還制定出臺了《潛江龍蝦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推動《小龍蝦冷鏈物流服務標準》從省級標準提升為《水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形成了“環境可監測、操作有規程、安全能追溯”的標準化格局。
湖北“蝦十條”明確提出重點攻關“四季有蝦”等產業關鍵技術難題,加大創新研發與成果轉化力度。潛江市小龍蝦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章云表示,“四季有蝦”關鍵在于解決冬季營養供給。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聚焦核心環節,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和特殊工藝優化飼料,提高低溫下飼料的誘食性、消化吸收率及營養全面性。同時實施“腸外營養精準補給”,向養殖水體定期補充必需礦物質,維持水體穩定,保障冬季小龍蝦蛻殼和正常生長。
與傳統養殖相比,“四季有蝦”模式效益顯著提升。章云進一步說,首先是填補了市場“空檔”。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潛江累計上市冬蝦約2.4萬噸,實現產值約21.9億元,有效填補了冬季小龍蝦市場供應空白。以往是“春賣蝦苗夏賣蝦,寒冬臘月空塘趴”,現在能實現全年均衡供應,滿足消費者“時時嘗鮮”需求。其次是提升了養殖效益。“四季有蝦”模式有效提升了單位面積產出和土地利用率,畝平節約苗種成本1000元,畝均增收超2000元。此外,“四季有蝦”模式還有效規避了傳統蝦稻模式集中上市導致的價格“波谷”,提升了產業穩定性和養殖戶抗風險能力。
近來,網上傳聞“小龍蝦價格大跳水”。作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潛江也在發布會上作出回應,章云說,今年一季度,潛江小龍蝦累計產量達2.56萬噸,同比增長約9%,產值達27.3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1.21%。這充分反映出以“四季有蝦”為代表的綠色高效養殖模式推廣成效顯著。
根據全國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潛網平臺監測,今年1~6月,小青均價18.9元/斤,同比上漲16.7%;中青均價26.5元/斤,同比上漲8.2%;蝦苗均價為16.3元/斤,同比上漲31.5%;僅炮頭蝦均價降了9.9%。每年5~6月進入水稻插秧時節小龍蝦集中上市,價格會有階段性回落,6~8月進入高峰消費期價格回升,這屬于農業生產和消費的正常周期規律。
“6月27日,我們抽樣收集了67份一線養殖戶真實數據,抽樣調查1~6月小龍蝦養殖畝平純收入為2659.2元、同比增長9%。”章云說,隨著“四季有蝦”技術的推廣,冬春蝦上市有效拉長了供應窗口,這將有力緩解集中上市帶來的價格波動。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