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行履——宋人自然秩序的審美轉譯”宋韻美學藝術展亮相河南開封
杭州日報訊 7月3日,“洞天行履——宋人自然秩序的審美轉譯”宋韻美學藝術展在河南開封博物館啟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學院、開封市文旅局、贛州市文旅局主辦。
為進一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挖掘宋代藝術造極于世的文化魅力,近年來,中國美術學院以宋韻美學研究工程為核心,以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為抓手,聯動宋韻文化歷史名城,著力開展宋韻美學系列研究與梳理,并舉辦宋韻美學藝術系列研究與展覽。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認為,本次展覽不僅角度新開,更將傳承與創新演繹得自然充分。杭州與開封,本就是宋韻的“雙子星”。此次在開封辦展,不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美學的對話,讓兩宋美學比照互映,回味無窮,相互成就——北宋的厚重奠基南宋的升華,南宋的婉約反哺北宋的遺韻。這一登臨,是我輩對祖先智慧的致敬,更是對中華文脈的接續。中國美術學院將攜手河南文博單位,創辦學術論壇,共展宋韻之美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宋韻美學藝術研究、展覽的繁榮,共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地。
河南開封市市長吳海燕表示,本次展覽既是對宋韻美學的深耕與傳承,更是對千年宋韻的當代呼應。開封,作為北宋都城故地,是宋韻藝術美學的發祥之地,城里城外、阡陌街巷,均鐫刻著盛世氣象。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加快建設宋都古城國家文物保護綜合利用示范區,與中國美術學院宋韻美學研究機構、宋文化關聯城市一道,加快構建宋文化傳承發展共同體,讓千年宋韻在現代語境中活起來、走出去、發展好。
宋韻美學研究工程負責人、主策展人周寶松介紹了宋韻美學研究和展覽的緣起,以及四年來如何建立起“學術研究—展覽巡演—文化傳播”協作工作機制。他期待通過跨界合作,通過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既破解宋文化傳承地方化的難題,又能形成學科交叉生態與校地合作共融生態,在當代形成跨區域的文化共同體,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提供實踐范本。
本次“洞天行履”主題展覽與杭州首展“雅正高華”的探索遙相呼應,分成“入岫—游觀—及物—悟道—棲居”五個部分,通過繪畫、書法、陶瓷、服飾、家具、茶器、園林等12種藝術形式,串聯起跨專業跨學科的場景構建,讓大家感受如何理解宋人藝術語言在表達自然、理解世界、安排生活的方式。
藝術創作團隊代表楊樹表示,本次展覽是向“宋韻”叩問的具象呈現,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巡禮,更是一次精神的尋根與對話。展覽集結了當代藝術家和學者們的心血,以今日之眼、今日之心、今日之技,去感知、理解并轉化宋人那份偉大的精神遺產,在古人的觀物之道與制像之法中,尋找能在當代人感知經驗和精神土壤中重新生發的種子;重拾那份澄懷觀物、味象悟理的初心,重新發現那個曾在山水世界中涵泳、在天地萬象中窮理的“人”,讓千年智慧照亮我們當下的棲居。
展覽將持續至8月3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