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A股多家上市航司和機場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國有三大航依然沒能扭虧,但繼續大幅減虧。
相比之下,貨運物流和機場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更好些,不過也開始面臨來自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的挑戰。
業績分化
記者梳理各家航司的半年業績預告發現,國有三大航中國國航(601111.SH),中國東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依然未能扭虧,上半年分別預計虧損17億到22億,12億到16億以及13.38億到17.56億。
其中,中國東航和中國國航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減虧,東航的減虧幅度最大,并且是三大航中虧得最少的;南航比去年同期虧得更多,但公告中透露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有較大提升。
民營航司中,華夏航空(002928.SZ)披露了業績預告,上半年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2.9億元,同比增長741.26%–1,008.93%;海航控股(600221.SH)則預告扭虧為盈,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500萬元到6,500萬元。
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賺錢最多的兩家上市航司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沒有披露業績預告,意味著業績沒有大幅變動。
在2023年和2024年,春秋已經連續兩年蟬聯內地賺錢的航空公司,一季度也賺了6.77億;吉祥航空一季度的凈利潤達到3.45億元。
由此可見,目前民營上市航司基本都能獲得正向利潤,但三大航仍未扭虧,與國際航線的恢復進度以及成本控制相關。
在國內航司中,三大航的國際航線占比最多,寬體機數量也更多,受國際市場恢復緩慢的影響也就更大,相比之下,國際航線主要集中在周邊地區的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受到的影響就相對小些。而春秋更是沒有寬體機,將運力調整到更優勢航線上也有更多靈活性,并且調整速度也很快。
而國際航線無法滿血恢復的航司,也一直在將原本要執飛國際遠程航線的寬體機調回到國內市場“內卷”,也就影響了航司的票價水平和飛機利用率以及客座率。
在三大航的業績預告中也都提到,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供給不均衡、 客源結構下沉、 高鐵網絡沖擊,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加深,航司們都在強化成本管控,比如東航就成立成本管理委員會,國航也稱推動“保價爭量”,嚴格成本管控。
增收不增利
上述航司在公告中提到的“市場競爭激烈”,主要體現在國內市場的票價上。
在幾家航司披露的2024年財報中,代表票價水平的客公里收益數據就都同比下滑,進入2025年,中國航協在第一季度信息溝通會上通報的信息也顯示,由于航空公司普遍加大投入,市場競爭激烈,疊加高鐵沖擊,“以價換量”特征明顯,平均票價同比明顯下降,“旺丁不旺財”的態勢仍在延續。
也正是因為票價仍在下滑,大多數上市航司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也是下降的趨勢。
而根據航班管家的統計,上半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3.7億人次同比2024年增長5.9%,民航整體客座率也高于2024年上半年1.9個百分點,但民航國內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2024年依然下降6.9%,同比2019年更是下降7.8%。從月趨勢上看,除一月份外,2025上半年各月均價都要低于2019&2024同期水平。
這種現象已經受到監管層的關注。據記者了解,在近期民航局召開的電視電話會上,民航局局長宋志勇在部署民航領域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時就提到,在民航領域,“內卷”的本質是大量資源投入于低效同質化的競爭,導致企業的收入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部分市場主體為追求短期收益,爭奪市場份額,違背經濟運行規律,過度低價,扎堆式投放運力,形成低質量同質化過度競爭,導致我國航空市場盡管保持增長,但“旺丁不旺財,增收不增利”的現象突出。
宋志勇指出,下一步民航局將對企業的“內卷式”競爭進行綜合整治,盡快制定完善航空運輸價格行為規則,防止以低于成本價開展惡性競爭。
航空貨運好日子持續
相比客運航司,貨運物流上市航司的業績表現更好些,國貨航(001391.SZ)和東航物流(601156.SH)一季度分別賺了5.79億元和5.45億元,國貨航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87億元-12.67億元,同比增長78.13%-90.14%。
事實上在2024年,三大航旗下的貨運物流公司業績就已遙遙領先于大多數客運航司:南航物流凈利潤41.86億元,同比增長72.33%;東航物流凈利潤30.64億元,同比增長7.4%;國貨航凈利潤19.53億元,同比增長69.34%,而三家公司的母公司則仍在虧損。
貨運物流上市航司的大賺,與跨境電商帶來國際空運需求爆發不無關系。而進入2025年,隨著地緣政治、關稅政策的影響逐漸顯現,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航空貨運市場將面臨不小的挑戰。中國航協的專家就分析,美國取消針對低價值商品的T86清關模式將對跨境物流產生直接沖擊,同時將增加航空公司的合規成本和加速產業鏈的深度重構。
不過,國際航協在6月的年會上則表示,雖然受到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仍預計航空公司2025年的貨運量將超過2024年。
此外,機場上市公司也在上半年取得了大幅增長的利潤。其中白云機場預計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79億元到8.30億元,同比增加55.06%到89.51%;深圳機場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7億元-3.37億元,同比增長64.78%-93.47%。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