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樊偉宏 通訊員 邊曉霞
數日前,一位因高熱昏迷的農民工被送到世博高新醫院。據醫護人員回憶,該患者來院時體溫接近40℃,伴有頭暈、惡心、心慌及嘔吐等癥狀,醫護人員迅速響應,僅用時15分鐘便為患者進行了有效的搶救治療,為后續成功救治贏得了寶貴時間。
這樣的場景,在這家醫院已多次上演。
連日來,淄博持續出現高溫天氣,中暑乃至“熱射病”風險不斷上升。據世博高新醫院統計,該醫院急診醫學中心3天內已連續接診9名中暑患者,其中患者最高體溫達到40.8℃。
為了更好給市民健康保駕護航,世博高新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嚴陣以待,通過多道防線,為市民撐起堅實的“清涼保護傘”。
高溫預警就是命令。

據了解,該院急診科提前完成降溫設備“大體檢”。冰帽、冰毯等設備時刻待命,低溫鹽水、藿香正氣水、人丹丸等常用藥物庫存充足并設置在緊急情況救助的各個環節,甚至連轉運擔架都配備了便攜式冷敷墊,確保任何時刻都能“拉得出、用得上”。此外,該院院前急救團隊時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狀態,平均出車響應時間控制在2分17秒,確保發現突發情況能迅速響應。
面對復雜緊急的中暑患者,單兵作戰遠遠不夠。
世博高新醫院的“大急診”體系和多學科協作機制在此刻發揮關鍵作用。
通過“一站式”急救平臺,醫院急診臨床醫學中心里的急診影像、急診檢驗、急診藥房、急診掛號收費緊密環繞,檢查、診斷、用藥零距離、零延時,大幅壓縮了搶救時間。此外,急診科與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綜合內科等相關專科建立了高效聯動通道。一旦患者需要更高級生命支持或多器官功能維護,相關專家會迅速響應,實現無縫銜接,共同制定最優治療方案,能顯著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不打無準備之仗。”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從6月下旬開始,醫院每周就組織高強度中暑急救演練,從快速識別中暑和熱射病類型、分級處置,到精準物理降溫、氣道管理、多器官功能支持,每個環節、每個動作都精確到秒級,確保實戰中流程順暢、配合默契,從而更好保障市民健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