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通無聲的求救電話打到了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以下簡稱“廣州120”)。撥打電話的是一名聾啞外賣小哥,因交通意外四肢受傷。廣州120的調度員如何獲取派出救護車所需的關鍵信息?一場跨越障礙的救援在電話兩頭上演。
“喂,你好,廣州120,是需要救護車嗎?”4月18日上午9時39分,廣州120調度員梁雯婷接到了一通特殊的來電。在13秒的通話時間里,電話那頭遲遲沒有人說話聲,梁雯婷多次耐心詢問也沒有回復。“是誤撥電話,還是有緊急情況?”梁雯婷內心正疑惑,電話卻突然斷線。
憑著職業敏感性,梁雯婷立即回撥。多次回撥后,電話再次接通,這次,聽筒里傳來AI語音播報機械的聲音反復說道:“你好,我是一名聾啞騎手”“你好,我是聾啞人。”梁雯婷的心迅速提了起來,迅速問道:“是需要救護車嗎?”“是的。”對面AI語言播報道。
“地址哪里?”如何獲取對方的準確地址?梁雯婷馬上想到,可以利用調度系統內發送定位短信的方式快速獲取這位外賣小哥的地址:“我會發送一條手機定位短信給你,你可以點擊進去,看一下能不能操作。”
短信發出,時間又過了30秒,電話那頭依然沒有聲音,調度平臺也還沒有收到對方的定位信息。梁雯婷的額頭冒了一層汗,她又重復了一遍,但是電話那頭還是沉默的空白。
突然,電話里再次傳來AI語音播報的聲音:“我的地址是白云區龍歸街x村xx街xx號。”原來外賣小哥正通過文字轉語音傳遞關鍵信息!梁雯婷立即根據地址派出白云區東仁醫院的救護車,并第一時間告知出車醫護人員患者的特殊情況。
與此同時,廣州120中心調度組長林欣、調度實時質控員梁啟柏也監測到了這通來電的異常情況,一直在關注事件的處理:“還不能完全放心,我們需要確認這名患者的具體信息,包括主訴、年齡和性別等關鍵信息。”調度組長林欣立即做出安排:“啟柏,你使用手機添加患者的微信,和他再次確認地址和疾病相關信息;雯婷,你繼續跟進這宗急救任務落實情況。”
9時46分,梁啟柏成功添加了外賣小哥的微信,通過文字交流與現場圖片,確認他為四肢外傷,行動受限。“我們救護車已經在路上了。放心,會盡快到達的!”梁啟柏告訴對方。梁雯婷再次更新并發送患者信息至救護車上,同時與救護車出診人員溝通,協助盡快趕往現場。在多方緊密配合下,10時03分,救護車順利抵達,將外賣小哥送往醫院救治,這場與時間賽跑、跨越溝通障礙的救援行動終于圓滿落幕。
文/記者:伍仞 通訊員:吳晉芳、羅子娟、林麗靜
圖/記者:伍仞 通訊員:吳晉芳、羅子娟、林麗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