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24日消息,據深空探測實驗室官微介紹,我國“羲和二號”日地拉格朗日L5點太陽探測工程正穩步推進,初步計劃于2028年發射。
該項目將實現國際首次在該點部署一顆人造探測器的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開啟太陽立體探測時代。
太陽是人類目前唯一可實現高時空分辨率觀測的恒星,與人類活動和地球安全息息相關,觀測和研究太陽爆發及其影響,不僅是重大的前沿科學課題,更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021年10月14日,我國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并已取得首批探測成果,累計下傳原始觀測數據50Tbit,生成科學數據約300Tbit。
“羲和二號”發射后可深入探索太陽活動區磁場的起源和演化、揭示太陽爆發的三維結構和物理機制、研究太陽爆發的傳播規律和對地響應,還可為實現空間天氣及時預警及準確預報,提供關鍵數據和技術基礎。
“羲和二號”將發射至日地L5點,即日地第五拉格朗日點,距離地球約1.5億公里。
截至目前,日地L5點尚為國際探測空白。在該區域探測科學意義重大、工程可行性較好、投入產出比高。
結合近地觀測,可實現太陽活動現象的三維重構,為揭示太陽爆發的物理機制提供關鍵信息;能夠提前4-5天觀測到即將面向地球的太陽活動,實時追蹤面向地球的太陽爆發,給空間天氣預報帶來革命性突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