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件核查:要求賣方提供房產證、身份證、購房合同等原件,重點查看房產證上的產權人信息與賣方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共有人及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情況。?
2、登記信息查詢:攜帶身份證件到當地不動產登記中心或房產管理部門查詢,確認房屋所有權人及共有人信息;排查是否存在抵押、查封或居住權設立等限制;核實土地使用年限(住宅通常為70年,商業為40年等)。?
3、歷史交易調查:通過物業、鄰居或房產管理部門了解房屋歷史交易記錄、糾紛情況及是否涉及違建、拆遷等影響產權的因素。
常見的二手房產權歸屬問題有哪些
1、無房產證:部分二手房只有購房合同與發票,沒有房產證,如還建房、單位集資房等。這類房產可能因未滿足上市交易條件,或存在手續不全等問題,無法辦理過戶,購房者權益難以得到法律保障。
2、假房產證:雖然這種情況較為少見,但仍有不法賣家使用假房產證迷惑買家。買家若未仔細核實,可能會遭受經濟損失。
3、存在產權共有人:一些二手房可能有多個產權人,如繼承的房產。若部分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售房屋,因侵犯其他共有人權益,交易可能無法完成,無法辦理過戶手續。
4、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若二手房處于出租狀態,根據法律規定,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具有優先購買權。如果未取得承租人不購買房屋的書面承諾,購房者即使與賣家簽訂合同,也可能面臨交易糾紛。
5、產權交易受限制:房屋可能因賣家債務糾紛等原因被法院查封,或已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未解除抵押,也可能因屬于軍產、院產、校產等公房,未經原產權單位同意,這些情況都會限制房屋產權交易,無法辦理過戶登記。
6、非住宅房屋:二手房的用途和性質多樣,若購房者未清楚了解,可能會面臨購房費用、稅費不同,以及房屋功能不符合預期等問題。例如,商業用房的土地使用年限通常比住宅短,水電費等費用標準也可能不同。
7、房屋剩余使用年限:房屋的產權年限是從開發商拿地之日開始算起,購房者若未關注二手房的拿地時間,可能不清楚剩余土地使用年限,影響對房屋價值的判斷和未來使用權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