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14日消息,最近一段時間,外賣平臺的商戰打得如火如荼,打開手機App,滿屏都是外賣補貼優惠廣告。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單,一個人就點了數杯奶茶,實現了奶茶自由,還有網友稱“我要喝出糖尿病了”。
作為本輪外賣補貼大戰的參與者之一,淘寶閃購7月2日宣布,將在未來12個月內發放500億元平臺補貼,彼時美團雖然沒有官宣,但在7月5日拋出大額補貼,京東也跟進補貼。
隨著外賣補貼的持續進行,各大平臺的訂單迎來明顯增長,這場流量狂歡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思考。有業內人士指出,從平臺角度看,補貼的核心在于爭奪即時零售市場的話語權,希望通過價格杠桿撬動消費習慣,從而在未來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外賣平臺為爭奪流量而展開激烈的補貼競爭,短期內對消費者和部分商家形成利好,但從長期來看,僅憑低價難以形成客戶黏性,只有提升服務價值,才能實現長期發展,盡管各家平臺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活躍用戶數與訂單量均比較喜人,但一旦補貼退坡,用戶黏性能否維持仍是未知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