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7月17日訊7月17日,“陶琉寫意 絲帛成章——淄博文化三寶展”開幕式在濟南市圖書館隆重舉行。展覽由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主辦,濟南市圖書館、淄博市圖書館聯合承辦。作為系列巡展的首站,本次展覽集中呈現淄博地區陶瓷、琉璃、絲綢三大門類60件代表性珍品,旨在打造可觸可感的傳統文化體驗空間,增強市民對山東地域文化的認知與體驗,促進地域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開幕式上,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處副處長、濟南市圖書館黨委書記劉云,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科長張凱,淄博市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館長黃磊,濟南市圖書館行政負責人王海,淄博市博山區圖書館館長穆琳,淄博市周村區圖書館館長丁磊共同啟動本次展覽。劉云書記和黃磊館長分別致辭,闡發展覽對于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兩地文化合作的積極意義。


淄博是齊國故都、齊文化發祥地,以陶瓷、琉璃、絲綢“三寶”著稱于世,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淄博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陶瓷生產地之一,淄博陶瓷是中國北方青瓷的重要代表;淄博琉璃的制作歷史悠久,流光炫彩閃耀千年;淄博絲綢則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曾以“冠帶衣履天下”聞名遐邇。
展覽現場,一件件精美展品展現淄博文化三寶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風采,吸引了眾多讀者駐足欣賞。淄博陶瓷深受齊國文化影響,以工藝精湛、造型多樣和裝飾手法豐富著稱,充分體現“材美工巧”的造物哲思。魚子藍、雨點釉、紅綠彩等特色瓷釉呈現異彩紛呈的陶瓷藝術,如意春碗、“富貴有余”魚形紋茶臺等展品寄托著福祿吉祥的美好寓意,傳遞著獨特的東方美學神韻。
淄博琉璃制作技藝源遠流長,以光亮透明、晶瑩潤澤的特質著稱于世,尤其是“雞油黃”琉璃,色澤雍容華貴,被尊為“御黃”“黃玉”,成為皇家御用之物。展品“竹報平安”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孫云毅創作的雞油黃琉璃,寓意吉祥幸福的畫面搭配雞油黃的靈韻,營造出平安祥和的氣息。琉璃類亦有靈蛇、水仙、琉璃葫蘆等展品取材自然動植物,打破常規設計思路,以琉璃材質呈現藝術巧思,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淄博絲綢就以質地柔軟、光澤度好、圖案精美聞名天下。絲綢類展品呈現齊文化主題絲巾、絲綢報紙、傳統魯錦絲巾等,其中彩色織錦畫《西苑詩》依托淄博市圖書館館藏珍品,以創新設計將傳統書畫藝術融入現代生活,讓讀者有機會近距離感受書法名家的筆墨魅力。
“陶琉寫意 絲帛成章——淄博文化三寶展”集中展示淄博特色文化珍寶、充分詮釋齊地匠心,以物為媒的交流方式為濟淄兩地文化交流搭建平臺,生動詮釋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交流理念。通過圖書館這一公共文化空間,展覽讓精美工藝品以更親近的方式與觀眾對話,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淄博文化、感受東方美學魅力的窗口,為推動地域文化的交流與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濟南市圖書館將積極發揮文化紐帶作用,搭建更多文化交流平臺,積極促進異地文化資源的共享互通,為泉城市民提供更多高質量文化體驗。(本網記者)
責任編輯:李 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